9月3日晚,北京人民大会堂灯火璀璨,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文艺晚会《正义必胜》在此震撼上演。
韩真(左)与周莉亚(右) 资料图
来自四川峨眉山的80后导演周莉亚与搭档韩真共同担任总导演,带领600名演职人员,以多元艺术形式再现全国抗战的峥嵘岁月,让伟大抗战精神跨越时空,直抵现场观众内心,更成为唤醒全民红色记忆、传承民族精神的重要载体。
周莉亚 资料图
作为凭借《只此青绿》《咏春》等作品惊艳业界的青年导演,周莉亚此次跳出单一地域视角,以“全景式回望”为创作核心。她表示:“从创作者到讲述者,我们要让全国人民的抗战故事都被看见,让每一份牺牲与奉献都被铭记。”自接到任务起,团队便以抗战精神为标尺,反复打磨细节——无论是还原东北抗联杨靖宇、赵一曼的英雄壮歌,还是呈现华北军民的游击智慧,亦或是展现沿海地区民众的支援热忱,都力求用艺术语言传递出“全国一盘棋”的抗战图景,让观众感受到中华民族众志成城、共赴国难的磅礴力量。
九三文艺晚会直播截图
晚会最动人的特质,在于“年轻力量与民族记忆的同频共振”。80后总导演领衔,大批90后编导深度参与创作,00后演员占比超半数,这些年轻文艺工作者用当代青年的视角与表达,让厚重历史变得可感可知。他们通过情境诗朗诵再现战地家书里的家国情怀,以舞剧片段演绎战士们的铁血丹心,用音乐剧传递民众支援前线的赤诚,将“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情怀,“视死如归、宁死不屈”的民族气节,转化为贴近年轻观众审美与认知的舞台语言,让抗战精神不再是课本里的文字,而是能引发情感共鸣的精神符号。
九三文艺晚会直播截图
创作中,周莉亚团队更注重挖掘“跨越地域的精神共鸣点”。从朱德元帅赴抗日前线时的家书里,读懂革命者的家国取舍;从普通士兵“为驱日寇不惜牺牲”的绝笔中,看见平凡人的英雄气概;从全国各地区民众有钱出钱、有力出力的史实里,提炼出“团结御侮”的民族底色。这些细节不局限于某一地域,而是全民族抗战的缩影,通过舞台演绎成为连接历史与当下的纽带,让观众深刻理解:抗战胜利是全体中国人民共同奋斗的结果,抗战精神是属于整个中华民族的宝贵财富。
九三文艺晚会直播截图
晚会落幕时,观众久久起立鼓掌,掌声里是对历史的致敬,更是对精神传承的认同。国家大剧院院长王宁评价其“政治站位高、艺术感染力强,既是对全民族抗战历史的回望,也是对民族精神传承的召唤”;中国文艺志愿者协会主席殷秀梅则称,“这场晚会是一堂全民性的精神公开课,让抗战精神烙印在每个中国人心里”。
九三文艺晚会直播截图
从峨眉山走出的周莉亚,以《正义必胜》为载体,不仅完成了一次高水平的艺术创作,更搭建起一座“历史与当下”“个体与民族”的精神桥梁。这场晚会不再局限于地域叙事,而是以小见大,让观众透过舞台看见全民族的抗战史诗,更让伟大抗战精神突破时空限制,在年轻一代中代代相传,成为激励整个中华民族奋勇前行的精神动力。
图片来源:央视网、广东歌舞剧院官网、北京日报
编辑:王宇豪 | 审核:嘻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