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资讯>资讯详情

吕占明长篇小说《野玫瑰》研讨会在黑龙江文学馆举行

772


8月30日上午,黑龙江文学馆“文学周末”第十九场活动暨吕占明长篇小说《野玫瑰》研讨会在黑龙江文学馆举行。薛兰奎、鲁微、王宏波、金钢、袁炳发、孙胜杰、李伟东等多位省内作家、评论家、学者参加本次研讨会。


图片


长篇小说《野玫瑰》是由作家吕占明历时多年完成的一部历史题材小说,入选黑龙江省精品图书出版工程资助项目,由北方文艺出版社出版,是黑龙江省近年来在长篇小说领域的一部精品力作。该书以大视野的写作手法,从二十世纪三十年代初写起,以胶东大地和“东方莫斯科”哈尔滨为主轴,延伸至革命圣地延安,苏联远东等地域,以丰富的抗日故事为经线,为广大读者描绘了多维度的时代生活,承载着厚重的历史印记。作家以宏大的历史背景,地域与时间的交替变换,凝练精妙的文字,精彩地书写了长城内外,白山黑水之间,中国人民与日本侵略者殊死搏斗和顽强抗争的画面,以崭新的视角呈现了悲欢离合、爱恨情仇和革命情谊,讴歌了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镌刻了中华民族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做出的巨大贡献和丰功伟绩。


图片

▲馆藏北方文艺出版社2023年版


薛兰奎认为《野玫瑰》具有鲜明的红色基因,通过具有不同鲜明个性的人物的塑造,展现了人性的幽暗与光辉,刻画了不屈不挠的民族精神,也让读者通过风格独特的书写体会到了作家的大悲悯和大情怀。


图片


王宏波认为这部小说以大视野的写作手法向读者多维度立体地讲述了发生在哈尔滨风起云涌、可歌可泣的抗日故事,以鲜明的时代感提升了“哈尔滨抗战题材文学”的品质,丰富了世界反法西斯文学宝库中的哈尔滨元素。


图片


袁炳发认为《野玫瑰》是部“亦史亦文”的长篇佳作。从“史”的角度描绘了日伪时期哈尔滨城中党和人民同法西斯势力卓绝抗争的画面;从“文”的角度,作者在历史素材方面做了大量功课,将掌握的素材深度熔炼出文学的力量。


图片


金钢评价这部书既是一部抗战小说,又是一部闯关东山东人的家族史,他高度评价作家以文学的方式,对日本侵略者的暴行进行了强烈地批判,同时对抗日志士的顽强抗争给予了真诚地颂扬,诗意地想象了战争年代哈尔滨红色特工隐秘而伟大的斗争经历,为新时代文学书写民族精神、塑造英雄人物提供了范例。


图片


孙胜杰从历史意识、伦理选择与美学风格的生成角度对该书进行了深入的解读,她认为《野玫瑰》通过六大地景的递进式展开,完成了从“乡土中国”到“殖民现代城市”再到“极端山地”的空间叙事,使故事在具体地理情境中进行构建与书写,很是巧妙。


图片


鲁微从时间视野解读该书,高度评价了作家用精巧细致的文字勾勒出一幅幅中国人民与日本侵略者殊死搏斗和顽强抗争的画面,以崭新的视角呈现不同人物之间的悲欢离合、爱恨情仇和革命情谊,歌颂了中华儿女的不屈精神。


图片


李伟东从读者的角度和文化视角谈了对该书的体会,他认为该书结构中的两条明线之外,还有一条暗线,即中华五千年的传统文化。作家牢牢锛住文脉与根魂,表现了中华民族坚韧不屈的力量,把野玫瑰这个象征符号塑造得光芒闪烁,呈现了“野玫瑰”们在战争的宏大背景下通过不屈不挠的斗争所闪现的人性的光辉。


图片


申志远是较早关注吕占明作品的人,他认为在创作该书的过程中,作家能够挖掘出新的史料,有新异的发现,令人耳目一新。


图片


吕占明在发言中对该书的创作过程进行了介绍,阐述了自己的文学追求。他表示,通过这次研讨会,更加深入地认识到了文学与时代的关系,文学与人性的共振,在接下来的创作中,将更加深入到历史深处和大时代的高点,讲述更精彩的哈尔滨故事,展现更美好的人性光辉。


图片


本次研讨会由黑龙江文学院(馆)长宋心海主持。


图片

图片



来源:黑龙江文学馆

编辑:王宇豪 | 审核:嘻嘻


友情链接: 万众网影 西开金服 西部控股 西部传媒 百度 西开小镇网 浙江特色小镇 财政部ppp 西部时报

西发数码科技(北京)有限公司 北京市丰台区南四环西路188号一区2号楼13层 Copyright©2016 xbsmg.com Inc. All Right Reserved. 京ICP备1900321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