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风高浪急的外部环境,陕西各地各部门聚力攻坚,各项政策协同发力,外贸呈现向好态势——
上半年,陕西进出口总额2445.14亿元,同比增长7.5%,较一季度增加9个百分点。其中,出口1705.35亿元,同比增长10.6%;进口739.79亿元,同比增长1.1%。
数据表明,陕西贸易结构持续优化,出口“含金量”不断提升:机电产品出口同比增长12.4%,占全省出口总额的85.9%。“新三样”产品出口持续增长,同比增长37.8%。其中,新能源汽车出口17.9万辆、出口额239.2亿元,量、值均实现倍增。
新能源汽车外销表现“抢眼”,源于全球对新能源汽车需求升温。欧洲、亚洲地区对绿色出行需求旺盛,为陕西汽车出口提供了广阔空间。陕西新能源车企拥有完备的产业体系,不断以优质供给适应国际市场需求,正在向价值链高端攀升。
在复杂环境中实现外贸提质增量,离不开政策的有力支持——
大力支持企业开拓市场。开展“陕耀全球”拓市场抓订单活动,组织120多家企业赴波兰、沙特阿拉伯、日本等国家和地区参加机床、汽配、石油天然气、先进材料等9个境外重点展会,累计成交额达18.5亿元。省商务厅组织214家企业参加广交会,意向成交59亿元,创历史新高。
积极培育外贸新动能。省商务厅开展“外综服企业进地市”活动,帮助200余家企业对接阿里国际站等资源,推广“无票免税”政策,建立重点企业白名单拓展中间品贸易。
持续加强金融支持。省商务厅与8家金融机构签订合作备忘录,促成15个银企合作项目授信金额121.3亿元;会同发展改革、金融监管、财政、海关等部门向173家小微外贸企业授信39.83亿元、投放贷款20.81亿元。
除此之外,企业的力量也不可小觑。上半年,陕西企业积极开拓市场,同时在科技创新、产业创新上发力,既为自己赢得空间,也为经济转型添砖加瓦。
促改革、拓市场、稳订单,政府、企业协同共进,推动经贸合作纽带不断拉紧、“朋友圈”不断扩大。
上半年,陕西外贸多元市场持续拓展,在对欧盟、英国、中国香港等传统市场的贸易实现增长的同时,对东盟、中亚、澳大利亚等新兴市场的贸易也实现了增长。东盟已成为陕西第一大贸易伙伴,双方贸易呈现出强劲增长势头。目前,陕西对东盟进出口额已占全省外贸“总盘子”的六分之一。
当前,国际经贸形势依然存在诸多不稳定性、不确定性。凭着务实持续的政策、多元稳定的市场、创新优质的产品以及应变求新的外贸主体,陕西有底气、有信心、有能力应对各种风险挑战,推动外贸高质量发展。
来源:陕西日报
编辑:王宇豪 | 审核:嘻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