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力发展绿色金融是我国经济由高速发展转向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要求。
绿色发展,特别是“碳达峰、碳中和”背景下,商业银行将迎来新一轮机遇和挑战。对此,商业银行要有清楚认知,应主动将绿色金融上升至战略层面,全面深入推动绿色金融改革,为实现“双碳”目标提供强大金融支持。
党的十八大以来,绿色低碳转型发展取得历史性巨大成就,成为人民群众获得感较多的领域。
不久前,在中共中央宣传部举行的经济和生态文明领域建设与改革情况发布会上,人民银行副行长陈雨露表示,绿色金融的三大功能正在显现,五大支柱初步形成,绿色金融在支持中国低碳转型和高质量发展方面,正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目前,我国已基本形成多层次的绿色金融产品和市场体系。来自人民银行的数据显示,截至2021年末,中国本外币的绿色贷款余额已经接近16万亿人民币,同比增长33%,存量规模居全球第一位。
2021年,中国境内绿色债券发行量超过了6000亿元,同比增长了180%,余额达到了1.1万亿,位居全球前列。国内统一、国际接轨、清晰可执行的绿色金融标准体系成功构建。《绿色债券的支持项目目录》《金融机构环境信息披露指南》《环境权益融资工具》《碳金融产品》这四项国内外非常关注的绿色金融标准已经正式发布。另外,中国还与欧盟联合发布了《可持续金融共同分类目录》,标志着中外绿色金融标准正在逐步趋同。